在甘肅省隴南市康縣有這樣一個地方,白日里,暖陽透過老式的木格窗戶灑滿大炕,入夜后,壁爐燃起熊熊火光,房間中暖意融融。窗外是隴上江南美景,屋內是西北大炕,兩種風格在這里融合,將山鄉景致裝進畫卷,在恬靜愜意的生活中慰藉遠方游客的鄉愁。這就是朱家溝村里古色古韻的鄉野民宿五福臨門。
11月23日,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首批31家全國甲級旅游民宿名單,甘肅省有兩家民宿上榜,其中之一就是五福臨門。近年來,甘肅、陜西、四川等省的數萬游客紛至沓來,入住五福臨門,享受鄉野“民”趣。五福臨門的實踐讓鄉村民宿助力鄉村振興有了樣本,也讓更多發展鄉村旅游的人們更清楚、更深刻地認識到,鄉村民宿在其中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。
喚醒沉睡資源 打造特色民宿
朱家溝村旅游資源豐富,傳統農耕文化歷史悠久,村內景觀有燕子河水景觀、千年麻柳古樹、風雨廊橋、朱家大院、歸樸園、問爐坊、三潭映月等。 2016年,朱家溝村以“保護發展傳統村落、傳承弘揚紅色文化”為主題,開展美麗鄉村建設。在改善人居環境的基礎上,深入挖掘古村落歷史和紅色文化,大力發展鄉村旅游。
“朱家溝村位于康縣岸門口古村康養旅游區內,有傳統古建筑朱家大院、歷史悠久的古樹、流泉瀑布等旅游資源,村內的古道、古宅、古泉等更是形成了獨特的傳統農耕文化景觀,有發展旅游的先天優勢。”五福臨門民宿負責人朱彥杰說,朱家溝村還入選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,村內有大量的閑置傳統民居,成為修建民宿的載體。
2017年,返鄉創業的朱彥杰流轉了5戶村民的舊屋,開始修建民宿。他以五福“福、祿、壽、喜、財”為主題,將整體面積約為780平方米的房屋,打造成5個小院落。走進五福臨門,游客可看到明凈古樸的傳統老房子,白墻黑瓦、雕花門窗,古樹花墻、青石斜路,形成宅中有園、園中有屋、屋中有院、院中有樹、樹上見天、天中有月的詩意棲居地。每逢節假日,親朋好友結伴而來,在這里既能飽覽朱家溝村生態之美,感受隴南鄉愁與鄉情,又能品嘗特色小吃,體驗鄉村旅游之樂。
注重品質建設 提升游客體驗
如何將自家民宿打造成有特色、有品質、有韻味的特色民宿,這是朱彥杰在建設民宿前就思考的問題。為此,他曾多次去省外有特色、有名氣的民宿旅游目的地觀摩學習。取經的過程讓他對自家民宿的品質化建設有了目標和規劃:“我要將民宿建設成為一個可供游客游玩和休憩的微場所。”
在建設民宿的過程中,朱彥杰沒有對房屋進行大拆大建,而是按照朱家溝古村落的特點,在保留原住房和村民生活習慣的基礎上,結合現代人的住宿特點,提升房子的舒適度與美觀度。
朱彥杰先從內部住宿條件入手,重新設計電路,確保顧客用電方便和用電安全,又購置了五星級酒店品質布草,更換優質品牌床墊和乳膠枕等床上用品。他還重新配置室內燈具,將窗簾更換成加厚布料和薄紗兩層窗簾,安裝了小度智能系統,增加了室內除濕機,家具、門窗等也是重新定制,以保持古宅的古香古韻特色。
朱彥杰還格外注重民宿衛生,對客房內的衛生間重新改造,進行干濕分離,衛浴潔具換成一線品牌。對公共衛生設施,如布草間、消殺間、自助洗衣間等也做了提升完善,保障民宿整體環境的干凈衛生。
改造后的五福臨門,有傳統木制家具、石頭院墻、花籃子以及古色古香的裝飾設計,整個民宿充滿了傳統的鄉野民居韻味。同時,整潔柔軟的布草、明亮漂亮的燈飾、干凈實用的盥洗用具,又讓民宿充滿了現代氣息,為下榻者打造了一個高品質的住宿空間。
在餐飲方面,朱彥杰結合當地的飲食文化對民宿餐飲進行了全新提升。在對“干燒土雞”“罐罐茶”“豆花飯”“蕎面煎餅”等傳統飲食進行精細化制作的同時,創意開發出一批新菜品、飲品,如“五福餅”“木耳汁”,加上自釀的“二腦殼酒”,很受游客歡迎。
五福臨門在提升吃、住服務質量的同時,還新建了可以容納60人的多功能廳,配置了LED高清顯示屏,建立戶外燒烤區、采摘園等,給團體住宿者提供社交活動的場所,方便他們開展各種活動。
如今,五福臨門已經成為一個微度假的場所,也成為區域民宿品質化建設和發展的典型。
樹立區域典型帶動鄉村振興
為了讓更多農戶享受到鄉村旅游帶來的紅利,從2018年開始,朱家溝村黨支部采取“支部+公司+農戶”的模式,把“鄉村旅游”和“民宿體驗”緊密結合起來,按照項目帶動、入股分紅的方式,共同經營五福臨門。“現在,每年民宿給村集體分紅5.2萬多元,給47家貧困戶分紅4.2萬元,有效解決了本村10位鄉親的就業問題。”朱彥杰說。
在流轉房屋的時候,朱彥杰還吸納了48戶村民入股,通過每年分紅的形式,助力當地脫貧攻堅,為農戶提供了一條致富新路。“我們還會收購農戶飼養的豬、雞以及蜂蜜、木耳、香菇等農副產品,在民宿中售賣。”朱彥杰說。
現今,作為康縣第一家特色旅游民宿,五福臨門已然成為康縣乃至隴南市民宿發展的標桿。五福臨門不僅是一個民宿,也是一個民宿模式推廣的樣板,為其他民宿和農家客棧提供了可學習、可復制、可借鑒的場所。通過輸出民宿建設經驗,僅在康縣就培植發展了五家民宿。
近幾年,應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的邀請,朱彥杰在全省十多個市、二十多個縣開展了民宿改建、風格定位等方面的培訓交流。對于前來取經學習的同行,他總是傾囊相授。“我將自己在民宿改造和運營方面的經驗分享給大家,目的就是希望有更多志同道合的民宿建設者,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,推動甘肅旅游民宿行業更快更好發展。尤其是在鄉村,通過品牌民宿的建設,促進當地旅游業發展,為實現鄉村振興添柴加薪。”(羅赟鵬 記者 張隴堂)
聯系我們:317 493 128@qq.com
關于我們 | 法律聲明 | 會員 | 網站廣告 | 報刊廣告
旅游快訊網 版權所有